坠积性肺炎:久卧病床的隐形威胁

2024-09-18 16:51 烟雨 中国健康日报网
浏览

坠积性肺炎,这一听似陌生的医学名词,实则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老年群体中更为常见。本文将带您走进坠积性肺炎的世界,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及预防策略。

一、什么是坠积性肺炎?

坠积性肺炎,又称吸入性肺炎,是一种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受重力作用坠积于肺底部,加之咳嗽、咳痰能力减弱,导致细菌滋生繁殖而引起的肺部感染。这种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及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的人群,如脑梗塞、脑损伤等导致的瘫痪患者。

二、成因分析

坠积性肺炎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长期卧床:患者因疾病或伤残长期卧床,身体活动减少,导致胸廓活动度小,肺底部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易产生坠积性肺炎。

呼吸道清除功能减弱: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肺纤毛运动功能衰退,加之可能存在的吞咽功能障碍,使呼吸道分泌物难以咳出,痰液易淤积于肺底。

人工气道的影响:部分患者因病情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这破坏了原有的呼吸道屏障功能,增加了细菌侵入的风险,且易导致分泌物淤积。

基础疾病与免疫力下降:慢性消耗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导致患者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

三、症状表现

坠积性肺炎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由于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产生大量分泌物,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且痰液多为白色或黄色,质地较稠,难以咳出。呼吸困难表现为深度呼吸或快速呼吸,严重时可伴有喘息。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四、诊断与治疗

坠积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胸片及CT检查。治疗上,以抗感染长期间歇性治疗为主,辅以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祛痰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有助于痰液排出。此外,改变卧床体位、清除气道分泌物、湿化气道等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

五、预防策略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关键在于加强护理和健康管理:

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分泌物在肺底淤积。

加强口腔清洁:定期漱口,减少细菌滋生。

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增强身体抵抗力。

注意保暖与预防感冒:避免受凉,减少感染机会。

鼓励自主咳痰:对于能够自主咳痰的患者,应鼓励其进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