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医融合,麓山论剑: 中国首届国际武医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盛典晚会在长沙举行

2024-11-11 12:47 烟雨 中国健康日报网
浏览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通讯员 殷雁儒 王潮)11月9日,“中国·首届国际武医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盛典晚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和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关注。

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陈永杰,世界卫生组织分支机构负责人钱铭佳,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欧洲科学院院士蒋洪新等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会,同与会嘉宾一起共同探讨武术医学的最新发展、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

9日上午,中国首届国际武医科学论文报告会开幕式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刘怀德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蒋洪新致欢迎辞。他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武术与中医自古同源,在发展过程中能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始终长盛不衰、永葆活力。湖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体育学科与医学学科发展,并表示,武术与中医界顶级名家齐聚此次大会,共商武医融合发展大计,我校将珍惜机会,悉心求教,为建设健康湖南、健康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与核潜艇科技领域资深专家学者、研究院,现任中国有线电视综合信息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永久荣誉主席钟海明先生;全球社区健康基金会(GCH)创始人兼总裁、美国北爱荷华大学联合健康与公众服务运动学学院教授Ming-KaiChin;亚洲运动与运动科学理事会(ACESS)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G.Balasekaran;亚洲运动和运动科学理事会(ACESS)秘书长、马来西亚赛因斯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副教授GarryKuan分别进行主题报告。他们的报告内容涵盖武医科学的多个领域,展示了武医科学的广阔发展前景,为武医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下午,国际武医科学论文研讨会分会场专题报告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和楼学术报告厅、智信讲堂、中和讲堂同时进行,涵盖武医科学多个方面的24位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国际武医联合会各项目委员会分组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指导思想,就如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来融合武术与医学,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进行交流座谈。

9日晚,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盛典晚会。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出席并致辞,副省长蒋涤非等领导出席晚会。

毛万春在致辞中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系列论述精神,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武术和中医的深度融合融入到用心用情答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两个融合”命题的“大合唱”之中,为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武术、中医药都是中华文明瑰宝,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武医高质量融合与协同创新,大力推广武医技能实践,为促进人类的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加强健康科学普及教育,积极推动传统武术、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教育,突出特色、结合实际探索中华武医青少年传承之道,使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播者。发扬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展现新的作为。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随后,毛万春、蒋涤非为国际武医联合会主席、执行主席等颁发聘书。陈永杰、蒋洪新为本届论文报告会一等奖作者颁发证书。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活动现场,由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师生带来的龙狮、武术、马王堆导引术等表演,让观众沉浸在武术医学科学的氛围中,获得掌声不断。现场,国际武医联合会执行主席苏长来等宣布《主动健康》杂志启动。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

武医智慧,传承千年。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而武术中医将中华传统武术与博大精深的医学进行融会贯通。中国首届国际武医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盛典晚会通过团结全球武医工作者,进一步弘扬了武医科学文化,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促进武医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武医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由国际武医联合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