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来看你——一位老患者与周家桥黄坤医生的故事

2025-03-10 16:51 烟雨 中国健康日报网
浏览

       远渡重洋,回到故乡求医

  2024年11月底,我乘坐航班经历了十四、五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从加拿大蒙特利尔,这座圣劳伦斯河畔的城市,回到了我的故乡——上海。时隔一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满是亲切。12月初,虽然时差尚未调整过来,但我已迫不及待地从浦东周家渡出发,来到长宁区的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找熟悉的针灸科医生——黄坤。

  我在加拿大定居多年,十多年前一次意外让我腰部受伤,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神经根压迫。最初,我尝试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包括西医理疗、封闭针注射,以及中医针灸等各种方法。然而,经过数年的治疗,上百次的理疗和无数次的尝试,病情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当地医生明确告知我的病情无法治愈,并终止了所有治疗方案。

  然而,我不甘心就此接受命运的安排,决定回到医疗水平同样先进的故乡——上海,希望能够寻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从大医院到社区医院的求医之路

  回国后,我开始了漫长的寻医问药之旅。每年回国的短短几周时间里,我都会预约上海各大医院的专家进行诊治,但是医生告知我的病情复杂,手术风险较高,只能采取保守治疗;随后,我尝试了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甚至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轮番就诊。

微信图片_20250306164837.jpg

  经过几年不懈的治疗,我的病情有所缓解,疼痛感减轻让我充满希望。然而,这种改善并不稳定,疼痛仍然反复发作,让我苦不堪言。就在我对未来感到迷茫之际,住在周家桥街道的姐姐向我推荐了一位她长期就诊的针灸医生——黄坤。她对黄医生的医术赞誉有加,认为他的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我信任姐姐的推荐,于是从浦东赶往长宁区,来到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始了我的针灸治疗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姐姐也曾因颈椎不适前往黄医生的门诊。然而,在黄医生详细问诊后,他并未直接进行针灸治疗,而是建议姐姐前往医院进行脑部检查。最终,在华山医院确诊她患有脑肿瘤,并及时展开治疗。若不是黄医生的严谨态度和专业判断,我姐姐的病情可能会被忽视,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我们全家都对黄医生心怀感激。

  “信任你”——坚定的治疗信念

微信图片_20250306164853.jpg

  初次接受黄医生的治疗时,他耐心地询问并检查我的病情,随后开始针灸。虽然我无法看到他的手法,但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进针的轻快、稳准。针刺入穴位后,麻涨感明显,从腰部一直延伸到腿脚。治疗结束后,他又为我进行了拔火罐。短短几个星期后,我的背部肌肉明显放松,行走时的负担也减轻了,疼痛程度逐渐下降。

  由于我是从浦东周家渡远道而来,需要乘坐地铁、转乘公交或出租车才能到达医院。加之医院床位有限,病人较多,我经常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很多次,当我接受完治疗时,已经接近中午饭点,而黄医生仍坚持等我治疗完毕后才去吃午餐,从未有任何怨言。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在他这里治疗的信念。

  当初,黄医生曾问我:“为什么住这么远,还坚持来这里治疗?”我的回答很简单——“信任你。”

  传承中医精髓,回国寻医的意义

  这次回国就诊时,黄医生又问我:“为什么每年都要回来?”

  我的回答依旧简单而真挚:“离开祖国多年,心里还是牵挂着家乡。回来是为了祭拜先人,探望亲友,回味上海的美食。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了治病。”

  每当回到加拿大,我都会想念在上海接受治疗的日子。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远离上海,但我的思绪仍停留在那间小小的诊室里,回荡着黄医生认真诊治的画面。

  给腰突症患者的建议

  写下这篇文章,不仅是为了表达我对黄医生的感激之情,更希望能给同样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慢性病,治疗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持病情稳定。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重要经验:

  1. 坚持治疗:针灸、理疗等方法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

  2. 调整生活习惯

  1. 避免坐低软沙发,保持腰椎正常曲线。

  2. 尽量减少久坐时间,能站就不坐。

  3. 避免弯腰搬重物,以减少腰椎压力。

  3. 适当锻炼: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散步或核心肌群训练,以增强腰部肌肉。

  4. 听从医生建议:医生的专业指导至关重要,切勿自行尝试未经验证的疗法。

  如果我们不能自律地调整生活方式,即使名医就在身边,也无法真正摆脱病痛。

  结语

  这次回国治疗,让我再次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我对黄坤医生的医术和医德充满敬意。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精心治疗,让我能够在病痛中找到希望。更感谢他坚守岗位,为更多病患带来健康。

  愿每一位被腰椎疾病困扰的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坚持科学治疗,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患者 郭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