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警惕慢性支气管炎

由气管、支气管粘膜和附近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被称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易发感染,故老年人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重症者常并发肺心病。
一、临床表现
1.咳嗽
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3.喘息或气急
喘息明显者常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伴支气管哮喘。若伴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二、检查
(一)X线检查:
本病早期X线检查多无异常,病程长者可见肺纹增加、粗乱,以两下肺为著,有时可见“双轨征”;合并感染时支气管周围有小片状模糊影。
(二)呼吸功能检查:
呼吸功能检查一般包括通气功能检查、换气功能检查、呼吸力学检查和小气道功能检查等几类。呼吸功能检查对于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和职业评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三)痰液检查:
对痰液进行的一般性状和显微镜等的检查。包括痰量、粘稠度、色泽、气味的观察,痰直接涂片查找或培养红细胞、白细胞、肿瘤细胞、结核杆菌和其他细菌。主要用于肺结核、肺癌、肺吸虫病的确诊及支气管哮喘和扩张的辅助诊断,观察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况。
三、中医药治疗与饮食营养
(1)中医药治疗
中医方面是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但中医方面以调理为主,及早用药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减轻患者气促以及呼吸异常等不适的表现。
1、牛黄解毒片是一种口服的中药,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等成分组成,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效果明显,能够缓解患者咳嗽、喘息以及气促等不适的表现。每位患者应遵医嘱口服,一日用药两到五次。如患者连续服用本品三天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或是出现了症状加重的情况,则要立即停药,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2、桑白皮汤属于中医方剂,能起到清热肃肺、化痰止咳的疗效,可有效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的危害性,改善患者咳嗽气急、痰多黏稠等表现。该方剂由桑白皮、黄芩、山栀、半夏、杏仁、瓜蒌仁等中药成分组成,需要将以上所有的中药加水后进行煎煮,每位患者口服用药一剂即可。
3、养阴清肺丸具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亏耗型慢性支气管炎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属阴虚肺燥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形体消瘦。
并且《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推荐使用养阴清肺丸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证
4、通宣理肺丸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属风寒犯肺证。患者受寒后出现咳嗽频繁,痰液清稀,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鼻塞流清涕。
并且《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中推荐使用通宣理肺丸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风寒袭肺证
(2)饮食营养
慢性支气管炎饮食宜清淡,可以多吃营养丰富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过甜和过咸的食物,不要吃油炸、辛辣以及刺激的食物,还有寒凉食物也不要吃,要多食用豆制品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精瘦肉。可以经常吃排骨和大骨头萝卜汤,因为骨头和骨髓、精瘦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营养丰富而且不油腻。
四、护理
(一)基础护理:
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并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清淡为主,保证营养的充足。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生活护理,使患者居住舒适。及时对病房进行打扫,保持病房的干净清洁。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二)心理护理:
长期患病加上老年人体质较弱的特点,容易使患者产生情绪抑郁、对治疗没有信心,所以要给患者适量的心理疏导。给患者介绍疾病的具体情况,使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进而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时的安慰和鼓励,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进行治疗。
(三)病情护理:
对于咳嗽、气喘、发热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使病情的发展得到控制;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及时将痰液湿化后吸出;严重咳嗽的患者则口服镇咳祛痰类药物进行治疗。护理人员也可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呼吸方式,防止痰液过多对呼吸道形成的堵塞,影响患者的呼吸。
(四)合并新冠后的护理:
如果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咳嗽症状,还可能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表现,可能会伴有发热、乏力、鼻塞、流涕等情况。此时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控制感染和祛痰、止咳为主。祛痰、止咳常用药包括盐酸溴己新片、复方甘草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还可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如果出现发热情况,如体温超过38.5℃,此时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冬季慢性支气管炎如何预防
1.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冬天应当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吸入冷空气,以免对支气管黏膜产生刺激,加重咳嗽、咳痰等症状。且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感冒后很多可引起急性发作,因此,预防感冒很重要。在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加强耐寒锻炼,比如用冷水洗脸,增强机体御寒能力,对预防感冒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
2.适宜的居住环境居室干净卫生,阳光充足,无烟尘污染,定期开窗通气,温度不易过高或过低,最好控制在16℃-20℃之间,相对湿度在45%左右。且尽量不要在室内养宠物。
3.戒烟酒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尼古丁、焦油等,不仅会导致支气管痉挛,还会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和纤毛,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因此,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而酒精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导致支气管抵抗力下降,所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戒烟酒。
4.适当锻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以做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以增加呼吸肌耐力。锻炼时应把握好度,以微热不出汗为原则,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时左右,无风无雨,太阳出来温度上升以后。
5、注意饮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饮食应以健脾开胃,清淡、温软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虾、禽蛋、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少食产气的食物,忌过冷、过热和其他刺激性的食物。在病情发作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生冷之物、不宜过食肥甘食品及过咸食品。
6、情绪稳定乐观要有健康的心理,保持稳定的情绪,精神愉快乐观,避免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7、合理用药,防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在缓解期应以养生健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为主。在急性发作期应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卧床病人要及时采取排痰措施,以防阻塞气管,引起继发性感染。
更多精彩内容,可进入唐威云药界:https://tangweiyunyao.100doc.com.cn。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内容若有不实或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