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梁世界:耳聋耳鸣治疗,首当滋养肾阴

中医治疗耳聋耳鸣,一向较受患者欢迎。那么耳聋耳鸣究竟怎么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南京太乙堂中医院中医科主任梁世界对耳聋耳鸣治疗有独到见解。指出:耳开窍于肾,耳聋耳鸣与肾关系密切,耳聋耳鸣治疗首当调理肾脏,通过滋补肾阴、化痰降浊来实现治疗目标。
肾亏与血瘀,是耳聋耳鸣两大关键因素
梁世界主任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近三十年,曾执诊于北京多家三甲名院,曾师承全国著名脾胃专家、中医胃肠泰斗、国医大师、“中医浊毒论”创始人李佃贵教授,以及中华医林杰出人物、“阴阳整体平衡疗法”开创者吕长善先生学习中医理论和诊疗技术。梁世界主任在全面继承了两位恩师的学术精髓和临证技巧,深刻感悟把握“浊毒论”和“阴阳整体平衡疗法”的工、巧、奇、妙,并在临床加以揣摩应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和临床风格,成为一位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医术精湛的青年才俊,在临床上以辨证精准、药简效著为同行和患者所肯定。
梁世界主任对耳聋耳鸣病因病机有独到认识,认为耳鸣耳聋与五脏之中的脾、肝、胆,尤其与肾关系密切。耳者,肾之窍也,为十二经宗脉之所灌注,内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肾精充沛,髓海得濡则听觉正常。肾精耗损,则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因涉及肾精虚损,所以耳鸣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因为脏腑的虚损不是短时间内能补得上来的。
此外,少阳经脉上入于耳,肝胆之火,循经上壅,易成鸣、聋。但肝为肾之子,肝火上炎或因肾水不济所致,且肝火内郁,尤其容易伤及肾阴,导致耳鸣耳聋加甚。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升奉于耳,耳窍反为浊气所蒙,同时,脾虚则运化不健,湿浊不化,痰液内生,痰蕴生热,上壅清窍,所以痰火、湿浊引起的耳鸣、耳聋,又多与脾胃气虚有关。初期多为实症,实证多由血瘀、肝火或痰火上逆所致,虚证则多由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所致。
滋养肾阴,是耳聋耳鸣治疗获效关键
在深刻把握耳聋耳鸣病因病机、总结历代耳聋耳鸣治疗组方立法的基础上,梁世界主任提出:耳聋耳鸣治疗,应遵循以滋养肾阴为主的辨证分型原则。其中应特别重视肝肾不足型的治疗,此类患者耳内犹如蝉鸣,鸣声一般不会很大、很响,可伴有腰膝酸软、眼花、眼干涩,以及心烦、急躁、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此为肝肾不足,水不济火,心火上炎,扰乱清窍所致。肝为肾之子,所以肝肾不足的治疗,当以滋养肾阴为主。
对于风热侵袭型患者,因其起病较急,但症状一般不严重,耳鸣音调较低沉,耳内有胀满、堵塞的感觉,治宜“耳聋治肺”,从肺论治;对于肝火上扰型患者,因其发病多较突然,症状比较重,耳鸣声较大,与情绪情志变化关系密切。此型为肝火上扰清窍而致,法应清肝泻热通窍;而痰浊上壅型一般病程较长,症状为耳鸣、头昏、头沉、头重、头闷,耳内胀闷、堵塞感明显。此型为痰浊上壅蒙蔽清窍所致,治宜化痰降浊、和胃开窍;而对于脾胃虚弱型患者,因其多表现出精神差,疲乏无力,头昏,劳累后症状加重,纳差,舌质淡,苔薄白或厚,脉弱。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临床实践证明,以滋养肾阴为主的辨证分型疗法效果明显,能有效减轻耳鸣,改善听力,帮助患者解除耳鸣耳聋带来的不适和痛苦。从反馈结果,这一疗法较其他疗法更受患者认可与欢迎。
【名医档案】
梁世界 中医科主任
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
吕氏中医学术传承人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专家简介
曾执诊于北京多家三甲名院,全国著名脾胃专家、中医胃肠泰斗、国医大师、“中医浊毒论”创始人李佃贵亲传弟子;中华医林杰出人物、“阴阳整体平衡疗法”开创者吕长善学术传承人。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近三十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中医。
在《江苏中医》《世界卫生》《河北中医》《重庆实用中医药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篇,其中《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一文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治病注重整体观念,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辩证施治,凭着对吕氏中医精髓的完整把握、对药理的深入理解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中医治疗各种疑难病领域均有良好疗效建树。
特色专长
擅长运用“浊毒论”结合“阴阳整体平衡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如慢性胃炎、溃疡、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结肠炎、口臭等各型胃肠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脑萎缩等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前列腺、性功能障碍;失眠抑郁、疼痛关节疾病;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痤疮、脱发白发等顽固性皮肤病;慢性呼吸疾病、血液病、妇科杂症、糖尿病、肝病、肾病、肿瘤等各种疑难杂病,取得了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