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躯砺志习岐黄,妙手回春祛皮疾,孟林谱写中医传奇

2025-07-08 09:13 烟雨 中国健康日报网
浏览

在河南商丘宁陵县,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因小儿麻痹症右下肢残疾,却凭借惊人毅力自学中医,从残疾人成长为知名皮肤科专家;他诊室里堆满数十本手写病案集,50余万字的临床笔记成为诊疗"百科全书";他年门诊量超2万人次,让银屑病等皮肤顽症患者重获健康。他就是孟林中医综合门诊主任、"孟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孟林。

1959年10月,孟林出生于宁陵县城一个普通职工家庭,一岁时的小儿麻痹症让他右下肢留下残疾。但身体的缺憾并未阻挡他的求知热情,学生时代的孟林成绩始终稳居年级前三,1977年恢复高考时本有望圆梦大学,却因当年高考政策限制与高校失之交臂。"病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但不能决定我的人生价值。"孟林在挫折中暗下决心,在父母支持下选择自学中医,开启了一条充满艰辛的逆袭之路。

没有专业教材,他就托人从各地书店搜集中医典籍;没有临床指导,他就把门诊病例当教材,专门准备记录本详细记录每例诊疗过程。"典型病例无论成败,都要像解数学题一样分析透。"孟林至今保留着数十本泛黄的读书笔记,50余万字的记录中,既有《伤寒论》的批注心得,也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的皮疹变化图谱,这些珍贵的临床资料成为他日后攻克皮肤顽症的"秘密武器"。

他主持研究的商丘市科技攻关课题“经络免疫疗法治疗银屑病”,以中医经络理论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银屑病虽发生于体表,但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郁滞密切相关,其本质是脏腑病变在皮肤上的表现,两者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药物离子通道,治疗上通过将少量的药物注射在特定穴位处,可发挥比口服、肌注、静脉给药更有效的功效。基于这种观点,选择卡介多糖核酸注射液在体表有异常反应的穴位处注射治疗,既发挥了药物的药理效能,又吸取了中医水针疗法的功效,使药液借助经络的传导布达全身,直趋病所,发挥更高的治疗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纠正脏腑功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人体细胞潜能,调动自身的免疫能力、自愈能力、修复能力,从而显著提高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根据数百例临床观察,证实经络免疫疗法治疗银屑病确有见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点,经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朱钵教授领衔的鉴定组认为“该疗法系国内首创,临床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中医治皮要从血论治,顽症需用巧方。"在40余年临床实践中,孟林形成了独特的诊疗体系。他发现银屑病患者多有"血燥、血热、血瘀"特征,通过辨证施治创立的"分期分型疗法",让众多辗转多地的患者看到希望。商丘患者王先生患寻常型银屑病10年,全身鳞屑脱落如"鱼鳞",在孟林诊室坚持治疗3个月后皮疹基本消退;山东菏泽的李女士患脓疱型银屑病合并关节肿痛,通过孟林开具的中药内服外洗方,半年后关节功能恢复如常。

如今孟林中医综合门诊日均接诊超60人次,患者除来自商丘各县外,更有河北、安徽、江苏等地患者通过微信视频求医。诊室墙上挂满的"妙手回春""医德双馨"锦旗中,不少来自银屑病患者家庭。"看到他们能穿短袖短裤自信出门,比自己获奖还高兴。"孟林指着一本标注着"银屑病临床路径"的病案集说,这些年他总结出的20余种特色疗法,已帮助数千名皮肤疑难病患者摆脱病痛。

作为宁陵县政协常委、商丘市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孟林在从医路上始终践行社会责任。他牵头成立"孟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带教12名青年医生,将自己的临床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诊疗方案;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他走进高校课堂分享"残疾医生的从医感悟",激励医学生坚守仁心。

"中医皮肤科需要守正创新。"孟林指着工作室里的智能中药房说,现在他正带领团队将50万字病案数字化,从拄拐自学的少年到带徒授业的名医,他用半生经历证明:"命运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用医术为患者打开一扇窗。"如今每天清晨,孟林仍会提前一小时到诊室整理病案,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仿佛在为这位皮肤健康守护者勾勒出金色的勋章。(全媒体记者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