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肿瘤患者预防FN的策略

2025-08-04 09:31 烟雨 中国健康日报网
浏览

摘要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ebrile Neutropenia, FN)是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感染、住院率增加甚至死亡。老年患者因生理功能减退、合并症多,FN风险更高。本文结合最新指南和临床研究,探讨老年肿瘤患者FN的预防策略,包括风险评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抗生素预防及综合管理措施。

1. FN的定义与老年患者的特殊性

FN指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L或预计48小时内降至该水平,且体温≥38.3℃或持续≥38.0℃超过1小时(NCCN指南,2023)。老年患者(通常定义为≥65岁)因骨髓储备下降、免疫功能减弱及多病共存,FN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2】。

2. FN的风险评估

2.1 化疗方案的风险分层

根据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强度,FN风险分为:

高风险(>20%):如含蒽环类、紫杉类、铂类等方案(如TAC、FOLFOX)。

中风险(10%-20%):如卡铂联合吉西他滨。

低风险(<10%):如长春瑞滨单药【1】。

2.2 患者个体因素

老年患者需额外评估:

年龄≥75岁;

ECOG评分≥2;

合并慢性肾病、肝病或心血管疾病;

既往FN病史【3】。

3. 预防FN的核心策略

3.1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应用

初级预防

对于高风险方案(FN风险>20%),推荐常规使用G-CSF(如非格司亭、聚乙二醇化G-CSF)。

中风险方案(10%-20%)且合并至少1个危险因素(如年龄≥65岁)时,也应考虑G-CSF【4】。

次级预防

若前一周期化疗后出现FN或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后续周期应加用G-CSF【1】。

老年患者注意事项

聚乙二醇化G-CSF(如培非格司亭)因半衰期长,可减少注射次数,提高依从性【3】。

3.2 抗生素预防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接受高强度化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考虑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预防,但需权衡耐药风险【5】。

3.3 其他支持治疗

疫苗接种:推荐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ECOG指南,2022)。

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监测维生素D水平(低水平与感染风险相关)(Lichtman et al., 2018)。

4. 老年患者的综合管理

多学科协作:联合老年医学团队评估功能状态和合并症。

剂量调整: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化疗剂量,避免过度骨髓抑制【6】。

患者教育:强调早期感染症状监测(如发热、寒战)。

5. 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FN的预防需个体化,结合化疗方案风险、患者特征及G-CSF的合理应用。未来需更多研究优化老年人群的FN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2023).

2.Klastersky J, et al. Ann Oncol. 2018;29(Suppl 4):iv19-iv29.

3.Aapro M, et al. Ann Oncol. 2020;31(1):19-33.

4.Smith TJ, et al. J Clin Oncol. 2015;33(28):3199-3212.

5.Taplitz RA, et al. J Clin Oncol. 2018;36(14):1443-1453.

6.Wildiers H, et al. Lancet Oncol. 2021;22(6):e327-e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