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与激光:皮肤科门诊常用物理治疗方法解析

2025-11-17 12:33 烟雨 中国健康日报网
浏览

在皮肤科门诊,除了药膏和口服药,医生常常会使用一些“小仪器”进行治疗,其中液氮冷冻和各类激光是最常见的两种物理治疗手段。它们通过物理能量,精准地去除或修复有问题的皮肤组织,具有操作快捷、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等优点。了解这两种治疗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感。

一、液氮冷冻治疗:极寒之力,精准爆破

液氮冷冻治疗,是利用零下196℃的液氮,通过喷射或直接接触的方式,作用于病变组织,使其在极短时间内快速冷冻。

●作用原理: 细胞内外的水分迅速结成冰晶,导致细胞脱水、破裂、坏死。同时,低温也会损伤滋养病变组织的微小血管,使其缺血坏死。最终,坏死的病变组织会随着皮肤的新陈代谢,结痂并脱落,被新生的健康皮肤替代。

适用病症:病毒性皮肤病: 这是冷冻治疗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如寻常疣(瘊子)、跖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

良性皮肤增生: 如脂溢性角化(老年斑)、皮肤软纤维瘤(皮赘)、汗管瘤等。

部分血管性疾病: 如小型的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

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 如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等,但需严格把握适应症。

治疗过程与感受: 治疗时,患者会感到短暂的、类似针刺的疼痛感。治疗后,局部皮肤会经历“红肿-起疱-结痂-脱落”的过程,整个愈合周期约1-2周。治疗后需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让血痂自然脱落。

二、激光治疗:能量之光,各显神通

激光是利用特定波长的、高能量的光束,选择性地作用于皮肤中的特定目标(称为“靶色基”),而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激光,有不同的“靶色基”和“特长”。

1.二氧化碳(CO2)激光:气化“切割机”靶色基: 水。由于皮肤组织中富含水分,CO2激光能被广泛吸收,瞬间将组织气化、清除。

2.适用病症: 主要用于去除各种皮肤良性赘生物,如色素痣、寻常疣、皮赘、汗管瘤、睑黄瘤等。它就像一把精准的“光刀”,能逐层将病变组织“削”掉。治疗后会形成一个小的创面,需按医嘱进行创面护理。

3.调Q激光/皮秒激光:色素“粉碎机”靶色基: 黑色素颗粒。这类激光能在极短的时间(纳秒或皮秒级)内释放巨大能量,将皮内的黑色素颗粒瞬间“震碎”成微小粉尘,再由人体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代谢掉。

4.适用病症: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色素性疾病,如太田痣、雀斑、咖啡斑、老年斑、炎症后色素沉着(痘印),以及洗纹身、洗眼线等。

5.染料激光/强脉冲光(IPL):血管“封闭剂”靶色基: 血红蛋白。这类激光或光的能量能被血管中的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产生热量,使血管壁凝固、封闭,从而使扩张的血管萎缩、消失。

6.适用病症: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血管性疾病,如鲜红斑痣(红胎记)、毛细血管扩张(红血丝)、蜘蛛痣、血管瘤,以及痤疮后的红色痘印、玫瑰痤疮等。

7.点阵激光:皮肤“重建师”作用原理: 它不再是“面”状照射,而是将激光束分成许多微小的光点,在皮肤上打出无数个微小的治疗孔,启动皮肤的创伤修复机制,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新生和重排。

8.适用病症: 主要用于皮肤的“重建”,如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疤痕(痘坑)、外伤/手术疤痕,以及改善毛孔粗大、细纹、光老化等。

总结:

冷冻与激光是现代皮肤科医生手中的两把“利剑”,它们让许多以往难以处理的皮肤问题迎刃而解。冷冻以其简单、快捷,在治疗病毒性疣等赘生物方面优势显著;而激光则以其精准、多样的特性,在色素、血管、疤痕和抗衰老领域大放异彩。了解这些治疗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患者在就诊时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并在治疗后进行科学的护理,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